18歲以前,你叫我除了讀書什麼都不要會,會18歲以後,妳說我怎麼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

         上面這句話是我大學的時候一個朋友痛苦的經驗,她的媽媽從小對她很嚴格,她也是家中的老大,因為住在臺東資源沒有那麼充沛,但是憑她的努力還是考取了對臺東人而言,不錯的學校,是在西部的私立大學。
         有一天她跟她媽媽吵完架之後,她的狀態寫了這句話話,「18歲以前妳叫我什麼都不要會,18歲以後妳說我怎麼什麼都不會」。
         我當時可以清楚感受到,我的好友打出這段話時內心的痛楚。
        在臺灣的文憑主義中,為了在一樣的年齡之中,爭取同年齡層最高的成績,大家將所有的心力都放在讀書上,一樣來力拼國英數理地歷公,恨不得每一個人都在贏起跑點,當大家站在起跑點線前,我一定要在起跑點線前的更前線就做好準備,甚至在更前線的前前前線,就要已經都準備好了,以利在起跑時絕對不能失誤,絕對不能輸,絕對不能出差錯,導致當孩子小三時一定要會小五的課程程度,小五時要具有國一的程度等,「不能讓小孩輸在起跑點」簡直就是一種對家長的詛咒,也是一種對小孩的詛咒,詛咒每一個沒有在起跑點獲得成功的小孩,這輩子都一事無成。
        我非常難過,這種想法已經深入到許多家長的心中。
        最近來了一個長客家長,她的小孩學英語已有4年多,這一次小孩的成績,他們班三個人考出來的成績平均是94分,而他的孩子是92分,他的媽媽感覺到非常的挫折,打擊非常的大,非常想要了解他的小孩到底是哪裡努力不夠,是單字的問題,語法的問題,句型的問題還是什麼問題,到底是哪裡出錯讓他的孩子落後其他小孩這麼多。
        我聽到時真的感覺非常的莫名其妙,在我的眼中只要高於88分,其實都是小孩的滿分,因為小孩他在爭取高分最後的小分數時,其實跟小孩本身的耐力,注意力,專心度,還有細膩細心與精確度等,這些都有細節的關係,並不是靠小孩他單一「努力」作為唯一的條件就可以達到的,而且每一個小孩他的細心跟精確度在最後練習出來的時間點是不太一樣的,有的也許在她15歲已經能夠精確掌握這個技術,有些小孩他可能到四十歲他也未必能夠掌握到這種細膩的技巧。
        以我而言,我也不喜歡小孩這麼小就能夠掌握到這麼精巧的考試技術,提高分數靠的是對題型的掌握以及掌握考題,包含精確掌握考卷不得不考的題型,這種都是一種考試技巧的精煉。
        以我而言,不喜歡小孩這麼小就已經學會取巧,至少小孩在13歲以前,他唯一的任務就是廣泛閱讀,成績是家長與老師的事情,而不是逼小孩一定要第一,小孩的成績一定是上上下下的,但是他已經過了他可以掌握的那個分數,於我而言,超過88分的小孩已經盡了他的努力,我實在不忍苛求一個孩子,要以98分當最低分,要以100分當做基本分,我們絕對不可以把人把別人的頂標當成自己小孩的低標,這樣其實對自己也痛苦,對小孩也是一種苛求的痛苦。
         這個母親也承認自己就是膚淺的要看分數,她一定要看到成績給她的保證,看到分數來確保自己的小孩確實在學習上是沒有問題的,我無法理解一個已經考到92分的小孩,他在學習上能有什麼問題,我也無法理解,一個考到98分的小孩,他怎麽可能在學習上是沒有問題。
        我想許多人可能沒有特別去留意到我們都已經中了分數的毒,我也認為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去質疑,沒有考到滿分,也許是考試的題型的問題,也許是考試類別的問題,也許是題目設計並不是很好,或是說自己孩子的準備的方向沒有對上考題等等的,但其實與我而言,這個孩子的學習真的是沒有問題,我不懂那所謂落後的兩分是打在什麼事情上,也許是打了家長的臉吧。
        對那個家長而言,她感覺到她孩子的努力收穫到落後的兩分,對於她與孩子都感受到濃濃的羞辱感,而這件事情與她所堅持的信念是違背的,因為她相信「努力就有收穫」,而他孩子的努力,並沒有因此獲得他應有的收穫,「拿到第1名或100分」。
         這其實是人生的另外一個課題,就是努力是未必有收穫與成功的,我們只能相信妳沒有努力一定沒有收穫,但是即便努力了,也未必會得到和妳努力或付出的金錢等值的收穫。
         以我而言我們家是務農的,所以有時候即便我們很認真栽種作物,可能來一個颱風,來一個天災,一個蜜蜂不來,有好多好多自然天然的因素,就會造成我們下一季完全沒有收入,如同今年今年12月沒有蜜蜂,所以荔枝龍眼的產量就變得很低,因為他們只在12月開花季節授粉,那個季節沒有蜜蜂幫忙,也就預示了5月沒有果實可以吃,而芒果在授粉季節遇到了好天氣,所以今年的芒果就長得很好。
        務農的我學會了與自然相處,學會以信心面對所有不確定的因素,學會了即便受到打擊,也能夠一笑置之,學會了也許不一定能夠得到滿分,但是盡力栽種我總是可以獲得一些成果,勇敢面對每一個可能性,即便我們沒有辦法預測未來,也可以以努力作為基礎,避開一定程度的災難,但這也無法等於我的努力可以化為我所預期的成功。
        我只是知道,如果不努力,我就什麼都沒有,但是我也知道,即便我很努力,可能也沒有辦法獲得很好的成果,但我是打從心裡接受這件事的,因為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樣貌。
         即便無法預測,我也依然可以微笑面對,因而努力就有收穫,這句話對我而言是沒那麼100%成立的。
        我想這位母親也是焦慮這件事情,但是她至少也希望我們這邊可以提供一個分數上的保證,讓她可以去確信,孩子是可以學習到的,她的檢驗標準就是孩子要得到第一或是得到滿分,這樣才能讓她相信他她孩子在學習上是沒有問題的。我們主任對這件事情雖然覺得感慨,但是最後還是說OK。我們的共識就是之後想辦法讓這一個孩子總是可以拿到第一,總是可以得到第一,總是一定要第一,對他只有一個態度跟命令,就是讓他第一,盡我們所能使用的方式,讓他得第一,讓他可以依家長所能理解的方式,來驗證他的學習,達到家長所想看到的成果。
         說實話我們是營利單位,我們就是只要您付了錢,我們就會達成您的願望,但是這個社會的競爭是殘酷的,他的母親不願意讓他的孩子瞭解到「努力不一定會成功這件事」,與學習「即使面對不公平的挫折,也可以微笑面對的心理強度」,所以這位家長選擇來羞辱我們,罵我們來讓他的孩子可以用她堅信的「努力就會成功」的信念,來讓他的孩子可以一直保持相信「努力就會成功」的說法,以我們的立場而言,收了她的錢,我們就會成為擁護這個信念的演員,也是這一個信念的演員,但以我而言,我不確定這個泡泡可以吹多久,因為社會會隨著他的長大,總有一天他會面臨到努力不一定有收穫,甚至他可以很輕易的找到不努力也很有收穫的例子,當然這件事包含富二代也是一種在社會上的實例,同時在這個世界,也真的是有一些小孩真的就是有天賦,對相信努力就會成功的小孩而言,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實,天賦型的小孩,真的就是可以很精巧很精確地融會貫通,我們也確實與這樣的小孩共存著,而不是以努力作為藉口去羞辱傷害他們,覺得憑什麼這些孩子不努力就可以得到這麼好的成效。
        與此同時,我也看過另外一種天兵型的小孩,他們也是無憂無慮的長大,也因為她們從小成績不良而備受羞辱與打擊,她們的心在面對挫折時,是強大而堅強的,每一個重大的挫折,她們都能夠處之泰然的笑笑面對,繼續準備下一次更好的機會,我有看過許多天兵型的孩子,靠著面對失敗,越挫越勇而慢慢獲得成就,我認為這樣的小孩才是堅強的,因為人的挫折真是太多了,人的一生會面臨到許多挫折,包含俗語說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十件事根本只有一件事會如意,其他九件事都是不如意的,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讓小孩去相信,努力就一定會如意成功,我們只能夠跟小孩說努力是成功必要的條件之一,但不是絕對的唯一條件,那我們只能夠努力去做用心去做,做好自己所能掌握的每一個部分。
        柯文哲曾說過,最厲害的不是那些聰明的小孩,或是努力的小孩,而是那些聰明的小孩比一般天資的小孩還要更努力的時候,這件事情才是可怕的。
        總之,希望每一位家長不要對小孩在成績上過於嚴苛,對13歲以前的孩子來說,92分就是他們的滿分。也希望家長們在13歲以前,讓孩子多去喜歡多去接觸他所喜歡的事情,不要在他13歲以前整個人生整個生活,就剩下讀書與成績。
        我不相信輸在起跑點這件事情,我只相信贏在起跑點的小孩很容易累死在終點線之前。
         如今社會的人平均壽命將會走到90歲,90歲的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有90年的人生我們又要怎麼過,難道我們一直往前衝刺,然後像莫札特一樣,在35歲就英年早逝,過完這輩子嗎?莫札特6歲的時候就已經會彈奏小步舞曲了,難道我們對小孩的期望也是這樣,然後讓他死在35歲以前嗎?
         孩子每一個歲數與每一個年紀都有他每一個階段的任務,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越早開始越好。我讓孩子提早開始,不是為了讓他贏在起跑點,而是希望當起跑線到時,他能夠更優雅從容的走完這一段旅程。
        我更不希望看到的是當家長榨乾孩子,用所有的時間來讀書時,最後在他18歲的時候,跟他說,「孩子,妳怎麼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這才是真的宣判孩子這一生的死刑,共勉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成績 只會讀書 除了讀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wer12351 的頭像
    qwer12351

    詩與遠方 Dr.Araina's stories

    qwer123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