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談戀愛大家興奮無比,說句分手大家恐懼無比。
但人生在世真可能事事如意?
俗語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也就是人生遇到挫折十分正常,不正常的是人們都想避開挫折,或找到讓自己"挫折"的人是誰,以利撇清自己"沒有遇到挫折"的事,那既然"挫折"來自於"人為",那就要有人來背鍋,以男女關係而言,背鍋者多是女人、媽媽、家人,男人未必得利,但讓自己"挫折"者勢必更慘。
每天坐在補習班櫃台,看到孩子犯錯覺得十分正常,看著孩子上一秒相互告狀,下一秒相知相惜,也覺得十分正常,但家長往往看到上一秒的相互告狀立即馬上出面,要求教師們嚴懲對她們孩子"不敬"的孩子,這時就會面臨兩難,嚴懲傷的是孩子間的情分,圖的是家長的孩子被照顧到的虛榮,不懲看起來是我們對孩子教養與教育的無能,傷的是家長立即帶走她們家的公主王子,讓我們頓失一個財源,反正現在少子化,錢灑下去跪舔接客托兒機構多的很,不怕沒人為孩子"主持公道"。
在我們的處理過程中,孩子需要的是教導不是懲處,孩子的分數會隨著教導的次數而上升,不會隨著身上疼痛的傷痕而增加,孩子是人不是畜生,我們圖的是她的未來不是任人宰割的現狀,"教"這個內容很多樣,若僅是要成績提升,帶孩子去把所有考卷都寫完一遍,到時孩子拿到一模一樣的考卷時,看題號就能寫答案了,但教孩子面對挫折,這個題目就難很多了。
許多孩子情緒控管不佳,大吵大鬧大哭大叫大笑大悲,都很正常,但要"教"導他們控制,教的過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挫折,因為他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他們不想惹大人生氣,但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這個過程需要教與愛的陪伴,並且最好能在國中階段就能讓自己的情緒控管趨於成熟。
可憐的是大家追逐著分數,追逐著國英數理地歷公,試問滿腹經綸最後一個情緒失控傷人殺人,這社會還會給你發揮的舞台與機會嗎?若情緒控管好,待人和善,將挫折當補藥吃,需愁沒貴人相伴相持嗎?
人生從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都控制不好了,怎會覺得他人會照自己的意思活?既然別人不會按照自己的意思活,但又需要兩人甚至兩個以上的家庭相互扶持,"溝通"與"協商"自然才是長遠的關鍵。
有的人會說,有阿,我有溝通,是對方都不聽,那就必須要回想,為什麼對方不聽,與要說甚麼對方才聽,如果只是單方面說話就自己認為有在"溝通",那養個魚缸喃喃自語把話說個夠就好,如果要認真"溝通"與"協商","同理心"自然也會是其中的關鍵。
"同理心"與"同情心"又有本質上的不同,同理心是我和你一起解決你遇到的問題,同情心是你遇到這個問題你可憐,但不關我的事,許多人都覺得在珍愛面前甚麼問題都可以解決,但必須面對的是,真愛本來就是一個虛構出來的概念,沒有利益糾葛相互利用,連"關係"都無法成立何來"戀愛"。
我同情現在的小孩在家長幫她們鋪平人生道路時,失去了磨練"挫折"們的機會,我同情現在的青少年在浪漫愛的思維下,對著真實的異性/同性,以自身虛擬出來的性腳本對著真人"談戀愛",以至於在真人不遵守自身性腳本的規則時,暴躁易怒乃至於情殺,都是意料之內卻十分大錯的事。
許多商業運作模式吹捧著浪漫愛,因浪漫愛是個龐大的商機,從好萊塢、異性戀霸權、各種商業節日等,都告訴著我們愛情的美好,卻沒講清這種美好是不會憑空獲得的,您最好的朋友是第一次見面就是最好的朋友,還是朝夕相處十年見分章?如果是後者,又怎會認為一見鍾情真的存在?若一見鍾情情真的存在,那我更願意相信的是,妳們在生育上已有共同的目標,而非在戀愛上有了共同的目的。
請大家談戀愛前一定要好好想想,門當戶對是價值觀相近的參考,情緒控管是人生必修課,即便分手也不代表兩人老死不相往來,只是彼此不是對方的選擇,我們不會因為一個好友不再聯繫自己而殺了她,又怎忍心殺害這幾天談得來而最近不談天的好友呢?
孩子們在面臨挫折時我們都會耐著性子陪她們面對,了解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又怎不多陪陪自己冷靜一下等自己長大呢?
許多文類教人們談戀愛,甚至鼓勵烈女怕纏男(這個請正名為性騷擾),文類卻很少教人們如何認真地面對分手,分手如同一齣戲,每個人都想著怎麼完美地上臺,卻少有人想著夢醒時分,感情不再時要怎麼走下這個舞臺。
隨著各人的機遇,有的人優雅下臺,有的人受不了以魚死網破的方式推人一起下臺,其實下台永遠比上台重要,各種風雨只會在自己的心中留下痕跡,留在眾人眼裡的是這人最後怎麼下台,因而戀愛前請先學會分手,凡事不用轟轟烈烈,淡入淡出才是人生最平常的幸福。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